廉政小故事
陶淵明字元亮,又名潛,私谥“靖節” ,世稱靖節先生。浔陽柴桑人。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、辭賦家。曾任江州祭酒、建威參軍、鎮軍參軍、彭澤縣令等職,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,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,從此歸隐田園。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,被稱為“古今隐逸詩人之宗。
其中耳熟能詳的是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的故事。
公元405年秋,他為了養家糊口,來到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當縣令。這年冬天,到任八十一天時,碰到浔陽郡派遣督郵來檢查公務,浔陽郡的督郵劉雲,以兇狠貪婪聞名遠近,每年兩次以巡視為名向轄縣索要賄賂,每次都是滿載而歸,否則栽贓陷害。這次派來的督郵,是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,他一到彭澤的旅舍,就差縣吏去叫縣令來見他。陶淵明平時蔑視功名富貴,不肯趨炎附勢,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,但也不得不去見一見,于是他馬上動身。
不料縣吏攔住陶淵明說:“大人,參見督郵要穿官服,并且束上大帶,不然有失傳統文化,督郵要乘機大做文章,會對大人不利的!”
這一下,陶淵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。他長歎一聲,道:“我不能為五鬥米向鄉裡小人折腰!”(意思是我怎能為了縣令的五鬥薪俸,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小人賄賂獻殷勤。)
說罷,索性取出官印,把它封好,并且馬上寫了一封辭職信,随即離開隻當了八十多天縣令的彭澤。
“廉”是中國古代思想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。清正廉潔,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以及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。“廉”的意思就是不索取,強調對本來不屬于自己的東西不能要。而陶淵明在他《飲酒》(結廬在人境,而無車馬喧。問君何能爾?心遠地自偏。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。山氣日夕佳,飛鳥相與還。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。)這首詩正體現了堅守廉潔的他厭惡官場的黑暗污濁,想歸隐的心境。
之後陶淵明長期歸隐田園,以酒遣懷,以菊花為伴侶,再沒有出仕。菊花就像隐士隐居,不與世俗同流合污。陶淵明獨愛菊,正是他不苟随時俗的高潔品質的象征。